文章大綱
移動平均線,簡稱均線,是過去一段時間內,市場的「平均成交價格」。
透過短、中、長期的均線,以及他們之間的相對位置,可以推估市場趨勢。
至於我們要怎麼判斷均線可以從均線扣抵值來觀察,本文將介紹扣抵值如何影響均線的變動,並讓投資人以此推估未來的均線走向。
什麼是均線MA?
移動平均線 MA(Moving Average),簡稱均線。
均線,就是過去一段時間內,市場的「平均成交價格」。
由於股價會上下震盪,均線可以幫助平滑股價的波動,讓投資者能夠迅速判斷一檔股票的趨勢及其強弱。
均線上揚,表示市場的價格趨勢在上升,反映出投資者對該資產的需求增加,或是市場情緒轉向樂觀。交易者可能會認為市場有持續上漲的潛力,進而可能會增加買入的意願,呈現多頭趨勢。
均線下揚,表示市場的價格趨勢在下滑,顯示出可能存在賣壓,投資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可能偏向負面。在這種情況下,交易者可能會選擇減少持倉或尋求賣出以避免進一步損失,呈現空頭趨勢。
均線計算方式和判斷
均線就是加總 N 天的收盤價再除以 N,得到近 N 天的算術平均線數值。
舉例,要計算 5 日均線的價格,把最近 5 天的收盤價加起來除以 5 就完成了,例如最近五天股價是 21、22、23、24、25 元,取平均就是 23 元。
假如今天最新的收盤價是 24 元,高於 5 日線的 23 元,就代表過去 5 天進場的人大部分是賺錢的。
均線也可以用來簡單判斷未來走勢,如果均線一直往上,表示短期內的趨勢比較強,股票上漲的可能性大。
均線(MA)和 SMA、EMA 的比較
均線有不同的加權方式來計算,均線,嚴格來說是「簡單移動平均線(SMA)」,也就是每個價格的權重都相等。
簡單移動平均線(SMA)雖然是技術分析中的基礎工具,但它也有其局限性。因為 SMA 在計算時,無論是第 10 天或第 200 天的數據,權重都是相同的,這樣可能會忽略最新的股價變動。
另外,另一個局限性是 SMA 完全依賴於歷史數據。根據效率市場假說(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),市場價格已經充分反映了所有可用的資訊。如果這個假說成立,使用過去的數據來預測未來走勢就沒有太大意義,因為資產價格的未來方向可能無法從歷史數據中看出。
而「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」是均線的的變化版,對價格變動的反應速度會比 MA 更快,讓投資者能更即時看到訊號。
因為在進行平均的時候,EMA 設定為「越近期、越新的價格,計算的占比越高,因為比較重要。」
均線週期、參數設定:日線、週線、月線
在日線圖上,通常使用的均線有 5 種,可分為短中長三期:
- 短期:5 日線(又稱週線)、10 日線
- 中期:20 日線(又稱月線)、60 日線(又稱季線)
- 長期:240 日線(又稱年線)
短期:5 日均線(週線)、10 日均線(雙週線)
5 日均線 是最近 5 天收盤價的平均值,因為台股每週交易 5 天,故又稱為週線。
對於飆股來說,5 日均線是一個短線停損或停利的關鍵點。
當股票連續漲停時,5 日均線就像一個短期支撐,一旦股價跌破這條線,代表短期趨勢可能反轉,這時候就是短線投資者考慮獲利了結或停損出場的好時機。
但因為 5 日均線起伏較大,震蕩時會變得難以判斷,因而誕生了 10 日均線,又稱雙週線。
它是投資大眾廣泛使用的移動平均線,也常作為操作強勢主流類股的基準線。
當強勢主流類股跌破 10 日均線,可能會進入短線整理。
5 日均線和 10 日均線皆比較適合短線操作的投資人使用。
中期:20 日均線(月線)
20 日均線是最近 20 天收盤價的平均值,又稱月線。
對於多頭股票(形勢看漲的股票)來說,月線是一個防守點。
通常多頭股票在 20 日均線附近會有強力支撐,通常股價跌破 20 日線,就會進入偏空頭的格局。
中期:60 日均線(季線)
60 日均線是最近 60 天收盤價的平均值,又稱季線。
也是操作中期多頭股票的基準線,一旦月線跌破季線時,股票很可能進入中期空頭修正的格局,並在修正結束後繼續保持一段時間的疲態。
長期:240 日均線(年線)
240 日均線是過去 240 天收盤價的平均值,又稱年線。
適合長期投資者用來判定股票長期的多空趨勢,當股票的季線(60 日均線)跌破 240 日均線,通常意味著股價進入長期空頭,即長期走跌的修正格局。
總結,移動平均線常見的參數設定有以上幾種,也有低至 1 分鐘的,或 13 週(同一季)與 120日(半年)。
根據投資者的個人情況並嘗試,才能找到最適合的參數。
💡 推薦你看 > ROA 資產報酬率是什麼?公式怎麼算?ROA多少才好?
均線扣抵值是什麼?定義與公式
如果說均線是計算出「現在」的平均價格,那麼均線扣抵就是影響未來均線的變化。
均線扣抵的計算方式是透過移除最舊的收盤價,加入最新收盤價,再取平均值。
在均線時間範圍內,距離現在最遠的收盤價就是均線扣抵值。
以 5 MA 舉例,六個交易日前的收盤價就是扣抵值,當今天股價比扣抵值高,今天的均線就會往上。
因此可以從扣抵值跟今日收盤價的關係去看均線會往上還是往下。
扣抵值判斷方式:
- 今日收盤價 > 扣抵值:均線往上
- 今日收盤價 < 扣抵值:均線往下
均線扣抵值計算範例
以 5 日均線為例,假設最近五天股價是 21、22、23、24、25 元,平均值是 23 元。
那麼,第六天如何計算?就是將最舊的收盤價(扣抵值,即第一天的 21)移除,並加入第六天的收盤價。
而新加入的第六天收盤價就成了關鍵,如果低於移除的 21 ,那麼算出來的均價就會小於 23 ,也就代表均線會持續下降。
但如果高於移除的 21 ,那麼算出來的均價就會大於 23,代表均線就會反轉向上。
以這個例子來看, 25 元要跌低於21 元,代表需要下跌約 16 % ,以台股一天漲跌幅上限 10 % 來說,該檔股票就算隔天跌停 10% 也不會改變 5 日均線上升的走勢,也就代表此股票目前仍處於 5 日均線之上,股價持續上漲機率高。
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:
如果新收盤價持續高於扣抵值,則均線繼續向上形成支撐。
相反,如果新收盤價持續低於扣抵值,則均線繼續向下形成壓力。
雖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的股價走勢,但能確定即將要被移除的舊數據(扣抵值)會如何影響均線的變動。
折扣值結合其他技術指標:MACD、KD線
均線和均線扣抵值可與多種技術指標結合使用,例如 MACD、RSI、OBV 等。
OBV 量價指標可以幫助確認扣抵值是否有效,當 OBV 與扣抵值同時發出信號時,股價走勢的預測更為精確。
MACD 指標則能進一步確認趨勢的強度。
💡推薦你看 > 什麼是 MACD 指標?公式參數怎麼算?交叉、背離判斷股市進出場
均線扣抵值 常見問題
均線是什麼?怎麼算?
移動平均線 MA(Moving Average),簡稱均線。就是過去一段時間內,市場的「平均成交價格」。
加總 N 天的收盤價再除以 N,得到第 N 天的算術平均線數值。
舉例,要計算 5 日均線的價格,把最近 5 天的收盤價加起來除以 5 就完成了。
假如今天最新的收盤價,高於 5 日均線的數值,就代表過去 5 天進場的人大多都是賺錢的。
均線扣抵值是什麼?怎麼算?
均線扣抵的計算方式是透過移除最舊的收盤價,加入最新收盤價,再平均。第一個要被移除的舊收盤價,就是扣抵值。
以 5 日均線為例,最近五天股價是 21、22、23、24、25 元,平均值是 23 元。那麼到第六天時,就將最舊的收盤價(扣抵值,即第一天的 21)移除,並加入第六天的收盤價。
第六天收盤價就成了關鍵,如果低於移除的 21 ,那麼算出來的均價就會小於 23 ,也就代表均線會持續下降。